上海市亭林中学位于金山区亭林镇。学校创办于1940年,1997年更名为上海市亭林中学,2009年被评为金山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81亩,教育教学设施完备,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640人,教职工90人。多年来,亭林中学以深蕴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办学风格、良好的办学成果,赢得社会好评,学生与家长满意度高。
2006年,在创建金山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时任校长植根于学校的体育传统,提出了“享受体育”的办学思想,学校以巩固既有优势体育项目为基础,从课程、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努力打造学校体育特色。2012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首批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上海市首批校园足球联盟学校。 2014年,学校开始创建上海市特色(体育)普通高中。
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享受体育,追求卓越。学校认为人类一切持久的活动都起于兴趣,体育也不例外,要激发兴趣,须尊重主体,有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自由;以体育为载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在运动中强体、立德、增智、赏美;享受体育的教育过程始于身,归于心,追求卓越的精神,要义在拼搏、规范、坚毅;享受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对于学校是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包含着理念、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的系统,对于师生是“始于身、归于心”的教与学的过程。
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遵循“基础课程渗透特色,特色课程三类统整,课程设置多元可选,课程对象专普兼顾”的原则,努力将特色课程与整体课程相结合,力争做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自然融合,特色课程与整体课程能进能出,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学校关注体育特色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力图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实现学生强体、立德、增智、赏美的发展目标,使校本化的过程成为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与专业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根据上述关于学校整体课程的认识,学校对课程框架进行了完善,把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三个部分。基础课程分为由语文、数学、英语及体育组成的核心课程和由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政治、历史、地理、信息科技、艺术等组成的基本课程;拓展课程由限定拓展和自主拓展组成,包含学生社团活动、微型课程、艺体特长生训练、学科类拓展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综合课程由体验性和研究性两类课程组成,包括生涯体验、金山e法、志愿服务、体育运动及体育精神研究、项目化学习等。其中体育核心课程重点培育学生八大素养,即:运动技能、运动习惯、身体素质、体育知识、体育欣赏、拼搏精神、规范意识、坚毅品质。
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树立这样一个核心观念:体育特色高中建设不是把学校建设成体育学校,而是基于普通高中生源的现状,以体育为突破口实现全面育人。因此,学校特别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掘体育的育人元素,结合学生实际,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校本化指标与实施策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二是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涯发展,按照特色课程惠及全体、支持拔尖的原则,不断拓展学生升学就业课程支撑,同时对竞技体育常抓不懈,稳固已有优势项目,拓展更多优势项目,并善于把体育项目打造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平台。
学校体育核心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惠及全体,照顾个性,支持拔尖;注重体育元素在三类课程中的渗透;注重多维度、全覆盖的体育文化建设;注重体育育德的多层次浸润。
惠及全体的体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亭林中学学生进校时的中考体育成绩排名全区末尾,但是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合格率一直居于全区领先。在保持田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近几年学校女足等项目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在2016-2017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赛暨校园足球联盟杯赛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的龙舟队和风筝队也是连续在市级比赛中名列前茅,学校取得了专业运动与群众体育活动的双丰收,被评为上海市和金山区体教结合先进单位。
让学生享受体育,促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不仅体现在特色发展方面,更是在此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乃至硬件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几年学校连续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平安校园、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单位、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学校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走进边防线青少年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