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上海金洲小学迎来了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二十周年校庆活动。上海市民办协会领导、普陀区教育局领导、民办中小学校长沙龙的校长们以及共建单位、区兄弟学校的领导和特邀校长等二百多人出席了活动。
开幕式上,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代表学校致辞。她在讲话中回忆了金洲小学的过去与未来、前进与发展,历任领导的贡献和学校基于优良办学传统,在创新发展中做出的各种举措。学校立足于课堂教学阵地,进行生态教学研究,构建“扎实、生动、生长”的生态课堂文化,帮助教师建立了“基于标准,让教学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努力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以学定教,体现自主学习转变。目前,学校完善了绿色质量的保障体系,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并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课程创新为突破口,创新开展了五大类60门金洲乐园校本课程,完善了学校生态启蒙课程的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生活体验。展望未来,在普陀区“十三五”规划的引领下,金洲小学将以民办特色校的创建为前提,继续发挥民办特色校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开拓创新,反映实践思路。
受邀参加活动的国家督学、上海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杨国顺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金洲小学倡导的“绿色生态的校园,绿色生态的课堂,绿色生态的课程,绿色生态的教育”的教育文化。他认为,教育要回归“绿色生态”必须要回归教育的“真、善、美、乐”,金洲小学在整个教育环节中所体现的绿色和生态,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同时他也对金洲小学对阅读的重视表示了赞扬。阅读能够让学生知书达理、通晓事理、明辨是非、博学哲理,这恰恰是教育真谛的印证。杨国顺对金洲小学的学生提出了三个“立志”,希望他们立志做人成材,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希望他们立志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人;要立志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立志报效国家。
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唐晓燕充分认可了金洲小学二十年来的积极的作为和奋力的改革。金洲小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教学行为中,努力践行“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金色年华”的办学理念,在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她真诚希望金洲小学能够继往开来,务实创新,依据“三化一强”的区发展战略,继续发挥民办教育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坚持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围绕学校的生态教育,打造办学品牌,以满足家长、社会多元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个性发展,为普陀区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在发言中表示,艺术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呵护;艺术能为学生带来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艺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丰富着人们的内心;艺术实现人格的健全;艺术也带给孩子们歌声、欢笑和一同成长。金州小学用艺术的普及化、引领化、大众化,让学生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享受快乐的童年。
据介绍,金洲小学于2007年实现教学体制的变革,成为全日制民办小学。本着“放飞金色理想,到达生命绿洲”,“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金色年华”的办学理念,学校立足现代生态学校的创建,聚焦学生生态素养的培养,持续不断,强化实践,努力走出一条以“现代生态校园建设”为主体模式,以“生态课堂”为基本策略,以“环保、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创建为生长点的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了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基本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文/张宁 朱慧)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