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最新资讯 > 正文

装置艺术微展览:华东师范大学准教师的一次“文化化”之旅

来源:新民网     编辑:宋小卓     2018-05-18 15:15 | |

      5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师‘文化化’之旅”装置艺术微展览在该院举行。近年来,学院全面致力于提升未来教师的文化素养,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搭建各类平台,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本次展览由学院硕士生导师区培民总策划,展品由学院语文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自行制作,展现了“90后”准教师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旨趣,以及对“语文教师”这一带有鲜明文化特性的职业特质的理解。

      当天活动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蒋瑾主持。她提到,装置艺术微展览旨在通过 “做中学”的形式赋予研究生“专业分水岭”的经验,艺术地活化准教师们的专业觉识。

      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万明霞为活动致辞。她认为,本次活动是“以文化人”的积极实践,是一次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专业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审美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积极尝试,其目的在于促成学生多层面的深度学习。通过本次活动,她希望同学们的文化化育和自我文化心理模式可以得到更新。

      活动中,所有展品的作者均向现场参与者介绍了她们的作品。

      作品名:学路魔方

      设计者:林书婷、李佳佳

      设计理念:不同的平面代表不同的故事:第一面——初见。两个小脚印一步步向前,恰如初见华师大的我们;第二面——相逢。各地的学子相逢在华师大的校园里,学子们又和各种知识文化相逢在在课程中。第三面——会面。多样的学习活动中,我们逐渐与教育的真知会面。第四面:归期。经历了学习的起起伏伏,我们会归向何处呢?下一阶段,我们又在哪里开始呢?

      作品名:莘

      设计者: 周佳 、周也、薛维洁 、赵瑞萍

      设计理念:心、船、钟、花、鸟,这五个要素虽在形式层面割裂,却在内核层面交融。心,代表个体生命。航程中时光流淌,分水岭经验留下一个个时钟的印记。各个文化化过程后,痛苦或欢愉的,肉质(先天)和铁质(后天)中和为木质(完人)。心,伸展出花枝,朝各个方向生长、怒放,代表多样的志趣和理想。一只鸟被吸引停留。这是两颗心灵的相遇,对话正在发生。

      作品名:架构

      设计者: 顾佳 、夏蓓、夏晨玫、吕义婷

      设计理念:外部的白色钢丝象征教师过硬的专业素养,内部的棉花散发柔和的暖光与怡人的香味,象征教师的人文情怀及由此带来的春风化雨般的课堂。在魅力课堂和人文情怀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一位既可信又可爱、扮演多样角色的教育工作者。

      作品名:迷·梦

      设计者:娜仁、吕思萱、俞颖艳、杜静雯、王家璇

      设计理念:总体设计理念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着重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与真实内心感受,致力于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的,真正观照学生内心世界和体现新教学特质的装置艺术品。整合了学生的过去生命体验、未来的理想信念、个人的兴趣特长等等多种要素,突出了现代课程观念下的学生观、教师观。

      作品名:灵魂多面体

      设计者:沈银银、邱芳菲、刘洋洋、潘舒旻、范煜

      设计理念:作品是由六个不同的平面组成的立方体,前五面代表每一位组员独特的教育学习经历,第六面代表理想信念所带来的对教育无限量的期盼及未来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当我们交汇时,平面图形变成了几何立体,也代表着我们共同选择语文教育,汇聚成了同一个点,实现了我们的相遇、接合。对于语文教育,我们有共同的期待与愿景,又有不同的路径与方式。

      作品名:心路·新路

      设计者:李皖宣、佟瑶、周桂红、卢珂、沈海霞

      设计理念:左侧代表素质教育,学生从书本的镜子中认识自己。右侧代表应试教育,把学生原本的鲜活生命摧残成残枝败叶。中间的路标下,无数条道路在此出发,通向不同的远方。教育之路,最终都要通向学生的心灵;教育之路,永远值得不断追寻不断创新。这便是需要我们上下求索的心路与新路。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态,需要创作者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主动选择、改造、拼贴相关物质文化实体,以展示个体或群体的生命状态或精神意蕴。展览总策划区培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是有追求、有品味的文化人,实践装置艺术恰恰能够培养这一特质。据了解,她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坚持这一实践已有十多年时间。期间,她带着语文教育研究生沉浸于各种文化探访和实践活动:参观1933老场坊、深入沪上各中学排演教育戏剧、开设大众文化专题学习……对于装置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她表示,“借助装置艺术这一表现形态,准教师们可以表达对自我、世界和教育的艺术化概括,凝视‘我’的生命状态和文化形象,从美学层面思考课程与教学的展开。并且,制作、讲解装置艺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体验丰富的‘文化化’之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