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祈福迎祥的传统节日。如何过一个颇具传统意味,富含年味的春节,梅陇中学的孩子们跟着普陀区青少年中心迎春民俗系列活动的微课学习,动手实践过一个有意义的传统的节日。
每到春节,书法爱好者们就拉起红纸,写起了春联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春联讲究上下对仗,朗朗上口;书法讲究韵味,可用真草隶篆字体书写。梅陇的诸多书法爱好者纷纷登场,各展所长。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也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的年画,不仅是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信仰传承等的载体和工具。我们也用自己的方法描绘了一幅心中的团圆画,寄托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新年的真情实感。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这一天,我们拿起鸡毛掸子,也帮着妈妈一起把我们的家里里外外的打扫一遍、洗刷一新,欢欢喜喜,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贴窗花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民俗中说“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过年于大家而言,最快乐的莫过于拿到压岁钱。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压岁钱的故事后,知道了压岁包承载了亲朋好友对我们的祝福和希望。过年时送出自己手制的压岁包,送出的不仅仅是新年美好的祝福,更是一份用心,一份文化的传承。
除了公众号里的微课,同学们还请教了长辈,运用了网络技术等,动手制作美食,让家人品尝到自己的手艺和那份用心。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
(文/徐玮、周瑜婷)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