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九里亭金杨家园 白鹤天地 漕河泾 金罗店香花桥春申家园安亭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最新资讯 > 正文

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社区学习升华人生 ——松江区修身立德社区教育活动巡礼

  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座文明的城市,离不开那些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普通居民。而要让社区居民以道德为准绳、以文明为目标去做好每一件事,度过每一天,从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则离不开修身立德的教育指引。近年来,松江区社区教育紧紧围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根主线,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把文化引领、终身学习和修身立德作为城市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民中广泛开展『文化寻根、文明立德』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赢得了市民的口碑,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松江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教育发达,文人辈出,好学之风极为盛行,读书学习硕果累累。它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有“上海之根”的美誉。为此,松江社区教育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主体作用,把古松江的文气与现代新城的灵气视为市民学习的不竭源泉,深度挖掘学习资源,精心培育一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为市民奉上精彩的文化学习盛宴。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然而,不少市民对于传统家文化的知识了解不多,对于传承家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种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15年,松江区推学办、教育局联合下发《中华家文化社区教育项目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以“美、和、礼、安、学”为主题的社区教育家文化普及活动,培育了一批深受市民欢迎的教育品牌,如泗泾镇的孝德教育、永丰街道的“透过堂名看家风”、九亭镇的“我爱我家”、中山街道的“家文化进社区”等。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文明礼仪的重要载体,普及茶文化对于市民的修身行动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松江区把弘扬中华茶文化,普及饮茶知识作为社区教育重要内容,结合市民读书学习活动,开展“茶香书语 品读经典”活动,建设一批茶艺教学(表演)专用教室,培养一支由数十名茶艺师组成的教学队伍、编写一批社区教育茶艺教材、拍摄一组茶文化教学微视频,组建“大美云间”茶艺表演队,开展巡演活动,开设上百场茶文化教育讲座,营造“文化有传承、云间飘茶香”的修身立德氛围。

  中医博大精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松江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社区行”活动,通过组建医教合作资源联盟,以社区学校为阵地,以医院专业人士和专业知识为支撑,开设知识讲座,组织专家义诊,开展体验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中医文化,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

  在今年11月11日举行的首届“市民学习嘉年华”活动上,陶艺、云间古琴、名家刮痧养身、静竹舞墨、特色剪、贴、画等几十个项目闪亮登场,展示了松江区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

  松江区把“文化寻根、文明修身“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工作方案,建立一批修身立德社区教育社会学习点,努力打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特色品牌。各社区学校因地制宜培育文化教育特色项目,引导市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学习阅读中提升道德修养,践行文明习惯,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有礼守序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一、弘扬家文化,传承好家风

  松江区永丰街道古称“仓城”,已有千年历史,是目前松江区保存比较完好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近年来,永丰街道积极开展“仓城韵 好家风”系列活动,重家风传承,促家庭和谐。

  说起中国的传统家风、家教文化,永丰街道社区学校负责人梁囡弟用“敬、和、德、礼、义”五个字来概括,即要从敬长辈、敬劳动果实开始,体现爱亲人、爱家庭,爱家乡的情感;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相处,重在实现家庭和睦;要以德为先,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要关注礼义廉耻和忠孝节悌,告别野蛮,走向文明;要坚持公平正义,体现不平则鸣、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挖掘传承家风文化的过程中,社区学校开展了“好爸好妈好家风”、“爷爷奶奶传家风”、“通过堂号看家风”等三项活动。“好爸好妈好家风”要求父母做好家风的示范者;“爷爷奶奶穿家风”要求长辈传递好家风。“通过堂号看家风”则追寻家风的历史沿袭。社区学校开展了好家风征文活动,将一批有质量的征文汇编成《父母大课堂—仓城韵·好家风优秀征文集》,教育后人弘扬祖辈优秀传统。

  堂号是中国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家风的重要载体。松江民间有“六月六,晒家谱”的风俗,即在农历六月六这一天,要把珍藏的家谱拿出来展示,并把家族中新生儿的名字添加进去。在松江,每一个家族都有一个堂号,上面记载着家族传承的重要信息。流传比较广的堂号,多是用来教育和启迪后人的。比如,“爱莲堂”倡导清白做人,“四知堂”倡导廉洁为官。

  如今,松江市民对堂号的感情逐渐淡漠,许多堂号因缺乏关注而面临失传。永丰社区学校在辖区内广泛征集关于堂号的资料,并制成视频,在居民区学习点播放,并通过父母大课堂、邻里缘等活动,引导市民领悟浓缩在堂号中的家风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传承好家风的典型人物。学校把他们的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说书艺人深入社区进行宣讲。

  永丰社区学校还组织人员编写了《邦彦乡贤》、《道德楷模》两本市民读本。此外,该校计划建设一面反映家训家规的文化墙。学校认为,永丰是松江的缩影,是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交融的地方。对于家风文化,既要组织人员去挖掘,更要引导市民去寻找、去感悟,这样才能使这项活动更持久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普及茶文化,品茗更修身

  茶是举国之饮,但不是人人都知道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2012年,松江区小昆山社区学校开发《走近茶文化》课程,迈出了普及茶文化的步伐。悠悠茶香伴随着课程的推广和交流,逐渐飘向全区。

  2014年,学校利用市教委老年教育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茶文化教室,融教学、表演、展示、观摩于一体,可供50名学员同时参加学习。

  “走近茶文化”讲座陆续走出小昆山,走向全松江。小昆山社区学校首先利用“星期五市民课堂”在小昆山八个村六个居委中开讲,随后向其它街镇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辐射,收到很好的效果。2013年起,茶文化培训向年轻人群拓展,先后培训镇团委干部和各村村官,提高年轻人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学校还成立“走近茶文化”茶艺表演团队,把触角伸向“华亭峰泖”资源联盟各单位。学校负责人徐明说,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茶文化课程,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内涵,并尝试向中小学推广。

  与小昆山清新高雅的茶文化相比,乡村茶馆似乎“上不了台面”,却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浜镇是松江区比较偏远的的一个镇,居民中老年人居多,别看地方不大,却散落着数十家大小不一的茶馆,从而催生了独特的“乡村茶馆课堂”特色项目。

  新浜社区学校负责人黄德平说,乡村茶馆是老年居民谈天说地、交流信息、联络感情的主要场所,人气很高。学校利用茶馆的集聚效应,于2013年推出了“乡村茶馆文化社区教育系列讲座”,从讲授喝茶与养生知识,到讲述道德标兵故事,再到讲解民间传说、红色革命历史等,内容不断更新,吸引力逐渐增强,受到许多“粉丝”追捧。目前,该讲座已发展成为“乡村茶馆课堂”派遣教育项目,并与戏曲表演相结合,形成了课堂讲解、茶馆互动、团队互助、说唱演出、巡回展示、资料发放、视频播放、实践体验等学习模式。学校还组建志愿者讲师团,传播政治、道德、文化、健康、休闲等知识,逐步改变乡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三、医教建联盟,中医进社区

  在社区学校学习的老年人,除了学习知识技能和满足兴趣爱好,还追求身心健康。中国传统医学重养生保健、讲积累坚持的特点,非常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因此,不少社区学校把中医文化列为社区教育重点项目。

  松江区洞泾社区学校将中医进社区活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成立了医院+学校资源联盟,以“扁鹊栖情洞泾——健康大讲堂”为平台,将市民需求与中医文化进行无缝对接。学校负责人费利云介绍说,2013年,洞泾社区学校了解到居民对养生保健、常见病治疗等知识有迫切的需求,便邀请松江区方塔医院中医专家来社区上课,没想到一炮打响,老百姓连声叫好。于是,社区学校趁热打铁,与方塔中医院开展联盟合作,由后者派遣医疗专家到社区上课。课后,居民反映光听课还不过瘾,有些内容一时还消化不了,最好有本教材读读。学校将居民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编印成教材,送到居民手中。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几次加印教材,确保社区居民家家户户配备一本。此后,根据居民的意见,医教联盟将该教材按照疾病类别编印“口袋书”,让居民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号入座”进行学习。

  经过三年多的教育实践,该项目由“点”到“面”不断扩大,成为一个由活动、讲座、课程、咨询、义诊等组成的系列课程。随后,社区学校又推出了健康养生“衍生项目”:制作八宝香囊,既传播了中医知识,又锻炼了学员动手能力。

  如今,通过口口相传,许多居民就能掌握学校的开课信息,主动前来听课。方塔医院的10名医生根据课表,每周固定时间来洞泾社区学校上课。如今,这些医生在松江社区教育界都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其它街镇的社区学校纷纷请他们去讲课,普及中医文化,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同时,随着中医药识别和选购等课程的加入,课程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通过学习中医文化,一些社区居民重新找回健康的感觉。居民沙振保老人已经80岁了,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尤其是两个膝盖有积水,行走比较困难。自从2016年2月学习经络养生知识以来,他上课时认真听讲,勤记笔记,下课后诚恳地向医生请教,回到家里则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按压相关穴位,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人高兴极了,逢人就夸中医的神奇。

  据悉,2017年,洞泾社区教育将向“两翼发展”,一是继续推动传统文化进社区,二是推动健康教育进社区。这两个项目一个关注身体,一个关注心灵,最终让居民身心两益。

  四、教育动真情,孝德入人心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孝道。虽然孝道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始终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松江区,泗泾镇通过传承、创新和发展孝文化,提升了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泗泾镇开展“孝文化”活动源于一起家庭纠纷。泗泾镇社区学校负责人陈海云说,2012年,泗泾镇进行大开发,需要搬迁部分农民。有一户人家三兄弟在动迁后,得到数套安置房,却狠心地将母亲推出门外。可怜的老母亲无处容身,只能蜗居在垃圾房内。镇政府出面干涉后,老人才得以与子女同住。这件事在居民中引发广泛讨论。为什么最基本的孝道在现实利益面前如此不堪一击?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把优良的孝德传统找回来,要以“孝文化”为起点,以社区学校为阵地,在居民中开展孝德教育。而通过社区教育,普及孝文化知识,引导居民孝敬长辈,已经成为社区学校的重要课题。

  不久,泗泾镇成立孝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社区学校设立工作室。工作室组建了孝德文化宣讲队、孝德文化演出队、孝德文化援助队等三支工作队伍,开设“孝德讲坛”,开展讲座活动,传播孝德文化;开设“孝德演坛”,深入基层,表演以孝德为主题的节目;开设“孝德论坛”,辩论孝德话题,提高思想认识。

  同年,泗泾镇举办“心系老人·孝感泗泾”主题系列活动,即“12·1”孝心工程的,掀起了“孝文化”宣传的第一波高潮。该活动由镇社区学校筹划,镇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活动内容主要是用十二种形式宣传“孝文化”,如布置一道文化墙、组织一次征文活动、教唱一首歌、建立一张关爱卡、编写一本《新24孝》、开设一堂孝德课、出版一本作品集等。社区学校动员社区所有力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孝文化”宣传向社区全面铺开。

  在镇党委的支持下,社区学校还实施了以孝德文化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为内容的“四进”工程,泗泾社区学校党员教师孝文化巡讲团分别前往各居委传播孝德文化。在开设讲座的同时,还发放孝文化宣传折页、孝德招贴画年历、孝德广告伞和《“心系老人·孝感泗泾”》系列读本。结合八一建军节,社区学校把孝德教育作品带到军营进行展示。

  在此基础上,社区学校推出“给孝心打分”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孝心打分表包括成人版和中小学生版两种。看到成绩不如孩子,有些成年人是含着热泪,满怀歉意地提交打分表的。他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争取做孩子的表率。社区学校则及时回收表格并进行数据分析。

  泗泾镇孝德教育活动范围遍及全镇31个居委,参与或受教育人次达10多万,其中近六成是成年市民。它为泗泾镇的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了贡献。作为活动的副产品——孝德文化工作室也有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即参与调解居民家庭纠纷。有一户渔民家庭,镇政府明明给他们解决了住房问题,却因家庭矛盾,老人迟迟不愿意搬到岸上住,给平安社区建设拖了后退。社区学校孝德工作室的志愿者们,以孝叙情、以孝暖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再苦再累也不怕,一次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解开了老人心里的疙瘩,也解决了这个家庭的内部矛盾。有一位居民,听了孝德讲堂讲座后,立即带中风的岳父出门旅游。老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竖起大拇指称赞孝德教育搞得好,家庭和谐离不开孝德教育。据镇信访部门统计,2014年上半年,家庭和邻里纠纷的信访上访率较往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

  今年,泗泾镇社区学校启动新一轮“12·1”孝心工程。如今在泗泾镇,提起“孝”,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泗泾镇“心系老人·孝感泗泾”主题教育活动为孝德教育进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可贵的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孝德教育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调动了青少年和中年居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促进整个社区居民精神世界的升华。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创新创造,领跑未来!——闵行创客教育联盟为小创客提供起飞平台 创新创造,领跑未来!——闵行创客教育联盟为小创客提供起飞平台

这是一条让闵行区小创客们激动不已的消息——2017年5月21日,... [详情]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学协作联盟召开年会暨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言素养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学协作联盟召开年会暨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言素养

3月27日,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学协作联盟第九届年会暨上海市教委教研... [详情]

学生运动会闭幕激情不灭  众奖项花落各家成就梦想 学生运动会闭幕激情不灭 众奖项花落各家成就梦想

历时3个月的2016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于12月7日落下帷幕,同日在...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