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正文

春晖甲子,桃李芬芳

   “励精图治一甲子,砥砺耕耘六十年。”日前,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迎来了60周年校庆。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杜志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中共长宁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陈设立、长宁区教育局局长姚期、中共长宁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岚等领导出席校庆。

  在“春晖甲子,桃李芬芳”60周年校庆汇报演出中,学校多个学生团体贡献了精彩的表演。其中,学校舞蹈团的表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这支舞蹈团成立于2012年,由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青年教师陶晓阳担任指导老师,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已荣获长宁区学生舞蹈节集体舞专场一等奖、上海市学生舞蹈节校园集体舞专场一等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少儿舞蹈优秀作品展演铜奖等众多重要奖项,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与肯定。此次汇演,学校舞蹈团不仅演绎了富有韵味的舞蹈,更弘扬了传统的文化,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自信。男生团员更是撑起了舞蹈团的半边天,他们刚劲有力的舞姿,从容不迫的台风,背后积淀的是一名普通中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对梦想的拼搏与追求。

  历史钩沉,德育科技“双管齐下”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原名番禺中学,是一所有历史的老校。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德育与科技双抓,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提出“触及实际、精雕细刻”的德育工作原则,和“点点滴滴、桩桩件件、三言两语、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方法;同时,重视科技教育,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为载体,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1年,学校被上海市评为德育先进单位;学校学生团队获得上海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第一名,学生提出创造发明方案1000多件,完成项目200多件,其中近40项获市级以上奖项,获“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老校新名,着手打造“尚法特色”

  200912月,在区政府、长宁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华东政法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并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老校换新名,潘敬芳校长与王建华书记带领全体师生不断探索与大学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借助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科资源,让“民主法制”课程走进了中学课堂,让法治精神渗透到基础学科。

  学校原有校训为“明德精业”,在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办学后,融入了“尚法”思想,确立了“明德尚法,品业双馨”的特色办学理念。

  “明德尚法”实验室是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打造为普法特色学校进程中的一次尝试。在推进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学校强调“融入社会、兴趣驱动、自主实验、内化践行”原则,以实验项目推进为手段,开展模拟立法、模拟庭审、模拟听证、模校管理、岗位见习、课题研究等,提升学生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另一方面,学校聚焦课堂,创建“基于平等、立于自主、融于开放、成于个性”的民主课堂,赋予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话语权、参与权、评价权、决策权等相关民主权利,通过“学程设计、小组合作、课堂听证、组织自治、技术助推”等实施策略,创造最佳育人课堂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推进民主办学,解放教师智慧,下移人事安排权、教师聘用权及绩效考核权,组建由教师领衔的咨询决策组及项目组,激励广大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领导者。

  忆昔思今,薪火相传“六十载”

  回顾学校办学历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然而,历史长河的礁石,不曾使它搁浅;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不曾使它枯萎。校园不大,培养出的胸怀却容纳百川。25000多名莘莘学子,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数百名教师,在这里献出半生精力。

  六十年时光轮转,六十年岁月沧桑。面对历史和未来的双重审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师生将把精神的火炬传下去,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 新民教育 陈乐、言言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新闻热词榜
  • 数据加载中……
【街谈巷议】小区不再”封闭”存安全隐患 市民:别怕,街坊在! 2016-02-23 08:05
聚合
携带文明出国门,对旅游陋习说“不!” 携带文明出国门,对旅游陋习说“不!”

又到年底,元旦、春节在即,又将迎来一个出境旅游高峰。如今,旅游已... [详情]

遇到这样的房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遇到这样的房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你有什么有趣的租房经历?又听说过什么奇葩的租房故事。欢迎告诉小编哟。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